林知暖则在薛济仁的指点下,开始着手编写蒙童的识字教材。她摒弃了部分艰深晦涩的内容,加入了与农事、生活相关的常用字词,甚至打算将一些养生保健的简单常识,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融入教学之中。
这一日,她正在药庐整理教材草稿,一个穿着半旧长衫、面容清臒的中年书生,在村长的引领下,有些局促地走了进来。
「林小大夫,这位是周文彬周先生,」林福生介绍道,「是邻村的童生,学问是极好的,只是……时运不济。听闻咱们村要开塾馆,特意来毛遂自荐。」
周文彬连忙拱手,语气带着读书人的矜持,却也难掩落魄:「在下周文彬,见过……林姑娘。」他显然对称呼一个小nV孩为「大夫」感到有些别扭。
林知暖起身还礼,目光平静地打量着来人。见他虽然衣衫洗得发白,却乾净整洁,手指上有常年握笔的薄茧,眼神清正,只是眉宇间萦绕着一GU郁郁之气。
她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请教了几个关於蒙学教育的问题,又将自己编写的部分教材草稿递给他看,请他指正。
周文彬起初还有些轻视,但细看那与众不同、贴近生活的教材内容後,眼中渐渐露出惊异之sE。他针对一些用词和编排,提出了几处颇有见地的修改意见,言谈间显露出紮实的功底和并非迂腐的见识。
林知暖心中有了计较。她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教「三百千」的夫子,更需要一个能理解并愿意尝试她教育理念的合作者。
「周先生大才,」林知暖微笑道,「村塾初开,条件简陋,束修恐怕暂时只能按年支付三担米粮,外加五百文钱。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这个待遇,对於一个有功名的童生来说,实在不算优厚。周文彬脸上闪过一丝挣扎,他看了看旁边目光殷切的村长,又看了看眼前这个气度不凡、思路清晰的小nV孩,最终,他长叹一声,郑重拱手:「若能为启蒙乡梓尽绵薄之力,文彬……愿往!」
送走周文彬和村长,林知暖站在药庐门口,望着远处正在热火朝天修葺的村塾旧屋。她知道,师资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
一颗名为「教育」的火种,终於在这偏远的山村里,被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它此刻或许只是微弱的星火,在秋风中摇曳不定,但谁又能断言,它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形成燎原之势,照亮更多林家子弟前行的道路呢?
林知暖拢了拢衣襟,感觉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但心中的希望之火,也燃烧得更加炽烈。路,正一步步在脚下延伸。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www.23uu.la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