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海扶了扶眼镜框,叹道:“小林老师,你这把会搞得很大啊。”
“要么不搞,要搞当然搞大的。”
林思危踌躇满志:“要想把实践中心办成企业,就一定要有主打产品,靠些小打小闹的五金件是不行的,何况五金件也不是咱们粮校的强项。”
不得不说,林思危说得有道理。
吴山海正色:“我明白了,你让我品尝这些啤酒,其实是要我搞啤酒配方啊。”
“配方要,设备也要。吴老师还得担个重任。”
“但说无妨。”人一有奔头,说话都文绉绉的。
林思危道:“你当年是搞粮食机械的,对这行应该比较熟悉,省内有哪个厂家出设备吗?不能太老,但要便宜。”
吴山海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林思危早就琢磨这个事,连设备都想过了。
新设备买不起,也的确没必要。省里每个市都有酿酒厂,像晋陵酿酒总厂这样有销量的也不多,大多数也就是维持一个本地销售,啤酒线砍得七七八八,肯定会有闲置的设备。
吴山海真是感叹,没想到丢失的那些岁月,竟然也要找回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