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律例,四品以上官员皆服紫袍。

        而能做到这一些,还天衣无缝的,必定身份不一般。

        果然,闻言冯禄眼皮一跳,很快吐出实情,「没错。对方急於下手,自然是有不可告人之秘,他们利用策论,分裂朝内关於战役的看法,致使朝臣党争,进而延误军机,导致边境大败,宣王和苍yAn城主皆命丧此战--二位不妨细想,是谁於此事中得利最多,既除去宣王,又能改制科举,以才取士,大举削弱世家权势?」

        当年朝中隐有传闻,皇帝属意封嫡子宣王为储君,虽说只是流传,可宣王身为帝后独子,又有出身世家的外戚,本就名正言顺,朝中一些出身白衣的臣子本就对世家专横颇有微词,自然不愿再看未来储君与世家攀上关系。

        而既忌惮宣王,又意yu削弱世家权势,对方必定是个出身白衣且反对册立储君,手握重权的高位臣官。

        尹南风出身尹家,自知昔日鹤鸣书院乃系清流士子汇聚之地,虽说尹家创立书院的初衷不过是为了国朝拔擢贤才,然在一些外人眼里却是表面培养寒门俊秀,实则由尹家主导,试图挟世家之势,用清流包装的“新门阀”。

        此说虽为无稽之谈,然三人成虎,皇帝既忌惮书院形成党羽,又离不开他们辅政,对方许是看中这一点,方才借此机会下手,除去尹家於朝中之势。

        而有这样能力和想法的人不多,其中最有可能的人便是--

        「薄相?」尹南风心念微动,迟疑地道出一个名字。

        当今丞相,薄司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