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林大山,没看出来啊,你这摊子上摆的这些个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也敢要这麽贵的价?这不是糊弄城里来的小姐钱多吗?」

        只见隔壁摊那个卖陶罐的李老汉,不知何时脸sE已经沉了下来,语带讥讽地说道。原来,这一上午,林知暖这边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人气十足,对b之下,他那摆了半天几乎无人问津的陶罐摊子就显得格外冷清尴尬,不免心生嫉妒,出口挤兑。

        林大山脸sE一沉,额角青筋微跳,放下手中的东西就要起身理论。乡里乡亲,这等话实在难听。

        林知暖却眼明手快,轻轻拉住了父亲的衣角,示意他稍安勿躁。她脸上依旧挂着那副甜美的笑容,转向李老汉,语气真诚,甚至带着几分对长辈的敬重:

        「李爷爷,您可别这麽说。您家祖传手艺烧出来的陶罐,结实耐用,能装米粮能腌菜,是咱们庄户人家过日子离不开的实在好东西。我爹娘在家常说,咱们村里,就数您李爷爷烧罐子的手艺最紮实,是头一份儿的呢!」

        她话锋一转,又指向自家摊位:「我们这些小东西,不过是些山野草梗,凭点小聪明瞎琢磨,图个新鲜有趣罢了,也就赶集时凑个热闹,哪能跟您那传家的、安身立命的真本事相b?根本不是一路的营生嘛。」

        她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了李老汉的手艺和产品的重要X,给足了对方面子,又轻描淡写地将自家产品定位於「图个新鲜」、「凑热闹」,巧妙地化解了可能的竞争关系,最後还不着痕迹地给对方戴了顶「传家手艺」的高帽。

        李老汉被她这麽一说,尤其是听到「传家手艺」、「头一份儿」这类话,老脸不由得一红,原先那点嫉妒和火气顿时泄了大半,反而有些讪讪的,嘟囔了一句「小丫头片子嘴倒巧,会说话……」,便悻悻地转身回了自己摊子後头蹲着,不再言语。

        林大山看着nV儿,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骄傲,有欣慰,更有一种深深的震撼。nV儿不仅会卖东西,竟连这等人情世故、大人之间隐隐的龃龉,也能如此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地化解於无形?这真的只是一个十岁孩子能有的心智吗?

        日落西山,集市渐散,喧嚣退去。父nV俩收拾着空了大半的担子,将剩下的几个大筐篮和零散物品装好,踏上了归途。

        与来时那沉重忐忑的心情迥然不同,林知暖的脚步轻快得几乎要跳起来,哼着连自己都不知道名字的轻快小调。她贴身藏着的那个小布袋里,装着沉甸甸的一串铜钱,她悄悄数过,足足有二百三十多文!这几乎相当於往年家里小半年的结余,还不算那些实物收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