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是清官和有没有能力实在不搭边,杨溥盛隆十七年中进士,当时已经三十多岁了,名次也确实不高,这在考试成绩b天高的大魏,是在不是什麽值得称道的事情。

        当时就有同科考生打趣,就算是风调雨顺无病无灾,杨溥这辈子能混个正四品退休,就算是祖坟冒了青烟。

        然而那位同科考生没想到的是,杨溥岂止是祖坟冒了青烟,简直就是起了火。

        当年放榜之後,杨溥入翰林院抄写卷宗三年,之後不知道到底做了什麽,仅仅花了十二年就爬到了礼部尚书,这样的速度,放在大魏百年历史上来说,都堪称是前无古人後无来者,尤其是杨溥以博闻多识长袖善舞出名,在京城颇有名气,入阁做个执掌朝政的内阁大学士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後,他就被贬到了江南。

        年近五十,正是一位官员的政治巅峰期,然而杨溥却只能在江南看春去秋回,京城的繁华热闹,都和他没有关系,朝堂上吵得再热闹,他也没办法提出一句自己的主张。

        政治家最悲惨的结局,不是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而是被人彻底的遗忘。

        然而此刻,这位被陛下和大臣们遗忘的,头发微微泛白的,额头有了些皱纹G0u壑,眼神深邃的前礼部尚书,脸上却没有什麽落寞遗憾的情绪。

        他只是看着眼前桌面上那张薄薄的宣纸,微微眯眼,看向自己一夜之间名满苏州城的儿子:

        “哪儿来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www.23uu.la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