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只走了数十米,眼前出现一道高高的石头拱门,曾经繁华的砖刻还在,但拱门上方的字已经被凿平。

        胡巧英驻足,手抚着拱门柱子:“这是我们胡家码头的院门。”

        小李道:“现在也还是码头,有船的。这些船沿运河去到附近的县市,都是通的。”

        “但不是胡家的了!”胡巧英玩笑中透着追今抚昔。

        早年胡家生意做得大,在阳川路有自己的码头,曾经半个晋陵城的货物要去往周边各镇,都要通过胡家码头周转。

        解放后码头收归国有,不仅运货,也运客。凡是能沿运河水道抵达的县乡,都可以在码头这儿坐船前往。

        谁都清楚,就算发还房产,这码头也不可能再归胡家,它已经成为晋陵的一个重要码头,承担着民生大计了。

        机灵小李这回不敢机灵接话,立即话锋一转:“保存得还是很好的。”

        丁翰文立即点头:“保存得很好的。船很多啊。咦,这个是什么?”

        “理发店!”小李暗舒一口气,还是说理发店比较自然,不想说码头,“这家店也是很有历史了。”

        见胡幸之饶有兴致地看着玻璃窗前吊着满头夹子的小姑娘,小李解释:“烫头,她们烫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