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二白了她一眼,“啥时候你也学会捉心思了?”
捉心思,这词不好解释,就是有点爱寻思喜欢瞎捉摸的意思。
英子叹了一声,“我这么说人家,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桐是我亲妹子,想起早早被家里送人了,早前还被养父母不要过,我这心里是真心疼。老四呢是你亲弟弟,对你也不掺假的。他们是真心待咱们,我是真心对他们,但这私心里未尝没有将来他们看着咱们的情分好歹提携一把清平一把……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是有道理的。别的不说,就说林家。如果不是大哥出去了,能把那么一大家子拉拔起来。二哥种地都是随心所欲的,想种啥种啥,反正种出来大哥都得想办法给卖出去。卖不出来大哥都偷偷自己出钱买了。如今你看人家的日子……”
这事在黄村都算是个笑话。
但这笑话也是个叫人羡慕的笑话。
林玉健对林玉康的包容,有时候就跟金家兄弟几个对金老大的包容是一样的。情分不一样,当然了,林玉康也不是金满城那样的人。说的就只是这里面的情分。当年日子再艰难,林玉健也没辍学,他一直在外面念书,反倒是弟弟差了两岁的弟弟在家里把家给撑起来了,啥苦活累活都干。一家子吃喝都指着老二呢。林玉健读不起高中,读的是不要学费的农校,但不要学费还是要生活费的,还是一样不事生产要吃饭的。那伙食还是他弟弟挣来的。所以,在林家大房,林玉康是功臣。在林玉健跟前,那是横八尺竖一丈,想怎么着就能怎么着,他哥从来不说半个不字。要是没有文化,他就是当兵了,也不会有现在的好前途。反倒是林玉康,真的一个字都不认识,一天学都没上过。过年的时候听林玉康的媳妇说笑话,说冬天天冷,两口子都不想起床。两人就在被窝里闹着玩,说各自写一个字,对方要是认不出来,就算是输了,谁就得先起来。林玉康是没上过学,但路上的一些标语啥的常见,还是能照猫画虎一翻的。但他写的,他媳妇肯定认识,人家也是高中毕业的。但他媳妇写的,他全不认识。他说不公平,两人不对等嘛。就规定了,他媳妇不能写超过五笔画的字。结果写出来的他还是不认识。在那里说笑呢,他媳妇才把底牌给亮出来,“我写的就没一个是字,写‘毛’字少一横问他是啥字?他觉得眼熟,肯定是字,结果就是说不上来……”结果被坑了一冬,天天早起。
说起这些事的时候,你说林玉健的心里是啥滋味?
路上开车的林玉健也跟林雨桐和四爷说这些事,“……我这心里啊,那真是没法说。说到底,是你二哥成全了我……他想咋都行,他说啥事啥。在我这里,你二哥说啥都能搁的住……”
这话是实话!后世很多年轻人都不明白兄弟姐妹这种一个发达了就得拉拔一窝的事,可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要是不那么做,良心真的会痛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www.23uu.la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