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这么多人家呢,给谁家不给谁家?

        但这饲料产在本地,要不叫当地人受益,确实又说不过去。

        怎么办呢?

        四爷说是:这么着吧。饲料不能赊欠,但是咱可以拿东西换。

        啥东西?就是做猪饲料的原材料。

        这东西本地的粮食都不够,但可以去产粮区自己去收购啊。或者是用咱们当地产的棉花去跟人家换,换回来本来你们就能赚一次差价,把这东西送到饲料厂来,折算成钱也行,折算成饲料也行,一半钱一半的饲料也行。怎么方便怎么来。

        还别说,这真是条路子。

        如今后季种玉米的不多了,基本都吃小麦了。后季地里种的全都是棉花。棉花卖到棉站,跟拉着棉花去别的地方换粮食其实是一样的,回来再卖给饲料厂,这一倒手就是钱。

        光是来回的差价都够换成饲料的了。

        会算账的不少,越算觉得这事越是能干。一个两个的都传开了。

        然后晚上这边就热闹了。原本都是一个村里一起干活的小伙子,关系即便是不亲密吧,但也都算是熟悉。也就是四爷如今是个‘官’了,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有了距离了。觉得没啥可聊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