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金老爷子都没话说了。砸吧砸吧嘴,也不敢说话。就怕这二不愣登的玩意,什么时候也对他这亲爹下手。
回家了,人家耷拉着一张脸说第二天就要嫁到隔壁去,那金老爷子说,想去就去吧。
于是就那么地,金西梅在从夫家回来的第二天,搬进了郑家。
不管过程是怎么折腾的吧,结果就是金家有了这笔彩礼,又过了两年没饿死的日子。
至于这位大姑金西梅,跟小情人哥哥确实过上了还算是甜蜜的日子。婚后先后生了两个儿子,可惜好景不长,怀上第三个的时候,这个郑家男神,在送夏粮的时候,意外死了。他赶着马车,从半塌陷的城门口下过,就那么不巧,一直坚挺着不倒的半拉子城门一下子就垮塌下来了。将他连同整车的粮食都给埋在里面了。从里面扒拉出来的时候,人已经没气了。
后面的事,这个后面再说,只说吧,这金老爷子卖了一次闺女,这闺女反抗了,倒是叫她愣是给把事办成了,也随心了,可这随心了,日子也就未必就真的就能一直顺风顺水的过到老。反正是她心心念念的要嫁的人就这么没了,而她当年瞧不上的老光棍,找了个带着俩闺女的寡妇,日子倒是过的红火起来了。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的后话了。
在老爷子挥霍完大闺女的彩礼钱,接着要嫁第二个闺女的时候,他那时候是不觉得他的行为有什么不对的。大闺女赚了一副聘礼,最后不还是身心如意过的很好嘛。那个时候,他不知道他那大女婿是个短命的。放在他嘴里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穷命硬。一个要饭的,够穷,也绝对命够硬。
觉得过程不好,但结局依旧美妙的老爷子比照着大闺女的彩礼来嫁二闺女,引来的还是个大了自家闺女十多岁的女婿。
这金家的二闺女,也就是二姑,金西菊,十七岁说了个二十九岁的。年纪差算是缩小了。这夫家在尚勤村,属于平安镇的管辖,离镇子十来里的路。在当时,镇上姑娘都比村里的能多要的些彩礼。金家这次要了多少这个真没人知道,只是这个二姑爷家的情况属于特殊,穷也是真穷,但不是人有问题娶不上媳妇,而是赶上分土地了,这家属于那种小地主的。还没到划分成分的时候吧,但总体上来说,是需要团结的那一类人。跟广大的受苦受难受压迫的不是一个类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