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醇不由的笑了起来,“这里又不是外太空……”她摇着手里的手机,“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这里落后,但该有的还是都有的。对外界的信息渠道是畅通的。她指了指太阳,“去屋里说话。”

        屋里很简陋,像是农家一样。刚进门是锅灶,就是农村的土灶,灶上三个锅,她解释道:“要在这里给孩子们做饭。”

        老师不光要负责授课,还负责做饭。

        靠窗的位置是大炕,炕上放着炕桌,桌子上有三摞作业,也不知道批改了还是没批改。另一边靠墙放着一张旧桌子,桌子上铺着碎花的旧床单,上面放着个笔记本电脑,“轻易不上网的。这里拉不上网线,只能用手机的热点。耗费流量有点贵。”说着话,就从热水壶里倒了一杯水给林雨桐,“喝吧。”

        林雨桐接过来,坐在炕沿上,“在这里坚守了十年,足够了。想没想过回去?”

        丁醇眼神有点复杂,“回去?我没那么高尚,奉献不奉献的先放在一边,是这些孩子真没人教导。而且……我也有些胆怯了。”在这里呆了十年,被称为家的地方早已经物是人非了。

        “是怕回城没有生活来源吗?”林雨桐看她,“您这样的,很多学校我想都会乐意接纳的。哪怕是作为吉祥物。”

        丁醇一下就笑出来了,“我就喜欢跟你这样的姑娘说话,听着就叫人觉得实诚。”她忍笑道:“说真的!我不缺钱。当初拆迁,我家可是在二环内的。我是地地道道的拆二代。当初补偿的房子和铺子还出租着呢。光是租金,我在京市都可以活的很滋润,更何况在这里了。”

        “那为了什么?”林雨桐还真没有想到,这位没有丝毫生存压力的人会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

        “当时只是想离我父母近点。”丁醇不好意思的笑笑,“那时候年轻,骤然失去双亲,差点活不下去了。只是想陪着父母,另外,这所学校对我有救命之恩……要知道他们唱高调的叫人来采访,我就该躲一躲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