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微妙心情,远在考场的贾瑾怕是体会不到了。

        四书是科考的必读科目,学过的人大致都知道这两题的含义,但要如何把自己的观念贯彻其中,那便是要看各自的学问了。

        因此有些学子每逢科考前便会到处打听主考官的喜好,若是金陵原来那位知府大人,那么他们只需往辞藻华丽,歌功颂德那方面写,必是能有个不错的名次的。只是这次这新任知府刚刚上任,众人皆是不知他的喜好,这就让有些学子为了难,一个个或是抓耳挠腮或是摇头晃脑,甚至有几个学子嘴中念念有词,很是得了一番警告。

        贾瑾看完题,心中便隐隐有了思路,很快就动笔写了起来,他以“仁政治国”为主题,又引了大周的开国皇帝元武帝为例,以历代的贤名仁爱的君王为对比,洋洋洒洒歌功颂德的写了三百多字。只是也不全然都是恭维,贾瑾的度把握的很好,将历代君王的功过检讨惨杂其中,通篇读下来,让人舒爽的同时又引人深思!

        若是四皇子或者林如海其中一人在,那必是会啐他一句“小滑头”。

        而对第二题贾瑾则是全然批判的态度了,他将不仁德的君王对国家百姓的危害细细详述,引经据典,言辞犀利,与第一题的答案完全是大相径庭。

        贾瑾这两道题做完,时间才只过了一个时辰,他将手中的笔搁下,准备闭目养神,休息一下再做那道试帖诗。

        而他对面的那位学子自他动笔后,额间的冷汗就一直泌出,他见贾瑾几乎就是没停歇的下笔,更是惊叹不已,等贾瑾搁下笔,那学子才缓过神,他这一个时辰光顾着看他去了,这才着急忙慌的去做试题。

        而贾瑾休息了一会儿,这才转去做试贴诗,县试第一场考的试帖诗是咏竹,贾瑾于诗文一道上并没有什么慧根,只是试帖诗自有它的格律要求,贾瑾拼拼凑凑一个时辰,好不容易才做出一首还算工整的试贴诗。

        等最后一个字落下,贾瑾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又检查了一遍籍贯、名字、有无犯忌讳等,皆是没有错处。

        这试题一答完,贾瑾整个人都轻松下来,这才有空取出考篮中的点心,就着给的清水慢慢吃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